總網頁瀏覽量

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

嘉義的聲音


課程的發想是從我一直關注的「區域地理學」以及居住的「嘉義市」而來。
「地景的聲音」在台灣又有人稱為「聲景」(Soundscape),而這一詞為翻譯的複合字,其原文來自「聲音」(Sound)加上「地景」(Landscape)而來。
本學期的課程是從一張新石器時期的「圖」,Catal Huyuk(恰塔霍裕克)的地圖開始談起本學期的第一個關鍵字「地理 / 」、依序我們討論了「馬薩爾群島的樹枝地圖」甚至是穿透時間的限制我們讀起嘉義的古地圖。
而錄製聲音的課程,是從書籍《一平方英吋的寂靜》作為起點,我試著用簡白的話語跟小孩介紹這本書,以及討論「何謂聲音?」為什麼有人是以錄製聲音作為職業。
戈登.漢普頓,本書作者同時也是一位頂尖的生態錄音師,但因為工作的關係,必須長時間以高分貝的方式聆聽耳機內的聲音,長期下來耳朵有了暫時性的失聰的病症。
失去聽力的同時,作者也失去了工作,漢普頓在復健的過程中,獲得一塊原住民贈予的小石頭,而本書便是描述他帶著石頭到各個國家公園追尋寂靜的過程。
聲音的討論,我們都太習慣加法的想象「有聲音」,但是關於減法的想像「無聲」該如何思考呢?那就是那堂課跟孩子一起討論的重點,同時也是整本書的精華,何謂「寂靜」?
下堂課我們討論了世界上的幾個「地景的聲音」的計劃,如國外的「國際聆聽日計畫」(world listening project)、「世界音景計畫」(global sound scapes)國內的「台灣聲音地圖計畫」。
透過網路我們聽到了美國加州海岸的海潮聲;亞馬遜森林深處的水流聲;甚至是台灣嘉義後火車站天橋上行人拉著行李箱的聲音,在影像隨處可及的年代,視覺已經被過度的使用,但聽力卻是變成視覺的附屬品,因此這堂課我們練習讓常常成為附屬品的聽力,成為主要的接收器,透過聲音我們一起去想像錄製的現場。
隨後的幾堂課,我們在教室練習聲音的錄製,並試著為那些錄到的聲音編些故事,接著我們到戶外的小公園尋找聲音,剛到公園的時候,小孩都會說「找不到聲音」,我們開始透過散步、接近樹木、貼近草皮、走向遊戲區等各種方式,找尋自己喜歡的聲音。
錄製回來後我跟小孩一同書寫「聲音卡」,並開始練習「紙上剪接」,我們試著把那些看似隨機、無目地的錄音,剪裁成一則則的小故事,下週後我們開始討論要到嘉義的哪裡錄音,時間地點方式全由孩子決定,四個班分別決定了幾個地點如:「東市場、火車站、耐斯百貨、嘉義公園、文化中心等」,過程的精彩大概十張cd 也說不完。
之後的幾堂課我們開始以現有的素材進行討論,編寫聲音的故事,絕大部分的小孩選擇聲音素材作為再創作的起點,當然外出錄音的經驗被消化轉為一個新的敘事,而這些故事都呈現了每位小孩獨特的聽覺想像,是我怎麼樣也想不到的精彩。
編寫剪輯完後,跟小孩一同進行內頁的設計,整個學期是以「CD的製作」作為一個計畫的思考,因此我們透過這個計畫,我們有了錄音、剪接、編輯故事、撰寫文字、繪圖、設計內頁等的練習。
大部分的家長及小孩都太習慣了一兩週便轉換一個很絢麗的教案。但學堂這學期是以兩個「關鍵字」呈現雙股螺旋壯的方式進行,這樣的嘗試是第一次,真的非常感謝各位小孩以及家長的耐心,讓我可以放心的嘗試新的課程計劃,而「嘉義的聲音」計劃的過程中,結識了許多人看了許的地方,因此我計劃未來每兩到三年,會帶孩子對於「嘉義的聲景」進行觀察以及記錄。
最後謝謝各位家長對於,藝馨學堂這學期的支持,也期待下學期會有更多精彩的課程。 
冠彰  寫于 送印刷前夕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