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

2014.04.27(日)【動手動腳】古早味之旅,隨隊教育觀察記錄

文:陳圭鈺(隨隊家長)
週日,南臺灣,充滿陽光的早晨,一群孩子興高采烈的跟著帶隊的大人,一起踏上尋訪古早味飲料的旅程。
青草茶、冬瓜茶、甘蔗汁、烏梅湯,雖然賣場裡都買得到現成的瓶裝產品,但味道就是跟攤子賣的不一樣。有個小孩曾這麼形容:那些包裝袋裡的東西味道嘗起來「呆呆的」,吃下去沒有好吃的感覺。曾幾何時,活變得如此方便,但要吃到真正的食物卻得花更大的力氣了呢

帶小孩出門旅行是個挑戰,帶一群小孩出門旅行,是一連串的挑戰。孩子們期待旅行的高昂情緒在上車後持續翻滾沸騰,興奮的討論與歡笑聲在密閉車廂中顯得特別響亮。周圍旅客們的表情,也從一開始的好奇趣味,漸漸變成木然,接著眉頭深鎖。幾站之後,列車長走了過來。「小朋友們大家早!在車上有其他人想要休息,可不可以請大家把講話聲音變得小聲一點呢?

列車長離開後,冠彰問孩子們:「剛才列車長來,告訴我們車上有其他人想要休息,希望我們小聲一些。大家覺得應該怎麼辦?」有的孩子說,那我們就小聲一點啊,但也有孩子提議把那個告狀的乘客揪出來丟下車。「你覺得自己真的可以做到維持小聲音量聊天嗎?或者,有一天你剛好坐車時想休息,車上卻有人一直大聲講話,你會希望跟他們反應之後,就被丟下車嗎? !
看似理所當然的答案會被質疑,超乎常理的答案會被認真討論,是我在幾位獨立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場合裡,看到的一個共通點。

到達今天的旅行起點林鳳營車站,幾個老經驗的孩子一出車站便開始找「一定是躲到哪邊去給我們找」的士哲以及台南的孩子們,我則是看著這棵跟房子密不可分的老樹出神。

冠彰發下今天走路的地圖,「今天要走多遠啊?」「很輕鬆啦,大概三公里而已。」後來才知道,上次旅行大夥走了十三公里!難怪小孩劈頭就問。
有誰知道六甲的台語怎麼說?」原來六甲(Lacka)地名源自於平埔族語的「閃電」,可不是指這地方有幾甲地大小哦。


在台灣,便利商店的存在等於人潮多寡的指標,反之亦然。一個車站的門口望出去只有一家傳統柑仔店,可想而知這裡不是什麼熱鬧商業區,因此開走之前首要解決的問題,就是準備足夠的飲用水,以免路上無處補給。這個看似再簡單不過的任務,也是小孩的課題:觀察今天的天氣;估算自己已經攜帶的水量;決定要不要加入喝公用水的隊伍(想喝的人當然也必須是背水大隊的一員),統計總共要買幾瓶水,決定背水的順序⋯⋯ 在小孩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中,共識慢慢形成,生活的智慧也一點一滴的累積。

買好了水,頂著豔陽,開始今天的走路。
為了跨越鐵道,必須從人行地下道通過。不過,這地下道的設計有些詭異,天花板高度也太低了吧?大人幾乎是頂著天花板走。
走下去又發現,原來人行道與機車道是同一條路。
地下道牆面上的模版噴漆圖樣,有種奇妙的氛圍。
再度回到路面,沿著溝渠繼續前進。
有小孩喊著:「這裡有被壓扁的青蛙!」大家紛紛湊了過來。「好像是蟾蜍耶?」「有毒嗎?」「太倒霉了,一定是過馬路不小心。
咦,這個好像是壁虎耶。」一個孩子指著旁邊地面上的白色物體。
「這裡又有一隻!」「這裡也是!」「這裡還有!」 !
看到路邊一片焦枯的雜草,心裡隱約覺得,這些小動物們的霉運,或許不是因為想過馬路的關係。
溝渠裡的福壽螺,是農人的苦惱,卻是吸引小孩目光的有趣玩意。
地上的空檳榔盒也是寶物之一。
有幾個小孩很快的找到新樂子,跳過溝渠,走上地磚堆成的駁坎頂。「沒問題嗎?」旁觀的我們有點擔心。「可以啦,踩下去沒有搖晃,應該沒問題」前頭的孩子邊探路邊說道。

走在前面的士哲也跳上駁坎,「還好,看起來底下有水泥固定⋯⋯」「但他走過之後會不會反而變危險⋯⋯」大夥兒你一言我一語的,單純的走路似乎變得很有趣 XD !


有些孩子沒把握跳回馬路這一側,只得選擇一直向前走,眼看前頭就有回來的路,卻被雜物擋住,跳過水溝?往回走?還是想辦法繞過去?每個選擇都是苦惱。


沒想到四月底的陽光如此強烈,才走一小段路便汗流浹背。路邊看到一間有遮陽棚的鐵皮屋,大家決定在這裡先休息一下。

休息時間士哲教大家一個有趣的遊戲:「控制機器人」。玩法是一個人當作被控制的機器人,另一個人則是施令者,遊戲開始前先決定好一件任務(例如拿起水瓶),施令者必須用機器人僅會的簡單指令(例如右手往前伸、手張開、手向下⋯⋯)組合,完成想做的事。這遊戲規則看似簡單,但卻有基本的程式設計概念呢。
命令機器人拿瓶子太容易,一群人決定挑戰讓機器人走到街角去摸交通用凸面鏡。令人意外的是,大家竟然都想當被控制的機器人?


明明鏡子近在眼前,就是沒辦法讓機器人乖乖聽話作出想要的動作。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溝通,確實是門藝術。

玩不膩的小孩們說:「我們就這樣一路玩到青草茶阿嬤家吧!


只是天氣實在太熱,走沒一段路,趕緊又躲到路旁一戶人家的庭院喘口氣。



此時冠彰準備已久的神秘飲料終於上場,大夥兒一擁而上。


透明的飲料很快被猜出來是檸檬蜜茶,清新酸甜的口感讓人精神一振,獲得小孩們的一致好評。但另一種帶著淡淡青草味的淡棕色飲料就眾說紛紜,從平凡的紅茶綠茶到冬瓜茶蓮藕茶都有人猜,到底是什麼呢?
為了在中午前抵達預定吃午餐的紫竹寺,已經被太陽拖慢腳步的我們決定休息過後一鼓作氣向前衝,行經應該是目光焦點的林鳳營牧場也沒有逗留太久。

終於到達紫竹寺,廟前唧筒打出的冰涼地下水真是救星。當時顧著吃飯聊天恢復體力,回來整理相片才發現沒有好好參觀記錄這間寺廟,懊惱。

午餐過後繼續前進。
鄉間小路上行人甚少,路旁野生的桑椹與芒果掛滿枝頭,生活在都市裡的我們看了好羨慕。
半路上冠彰突然停下腳步,指著地上散落的紅色小果實要我們看看,原來這東西是西印度櫻桃(南美假櫻桃),據說是當年日本人由菲律賓引進台灣種植,由於果實富含維他命C,食用可補充維他命攝取不足的問題。這段歷史故事是冠彰後續的課程教案,藝馨的孩子們真幸運:)
就在大家都快被烤焦的時候,終於看見旅程的終點。

謎底揭曉,原來謎樣的飲料是枸杞茶!怎跟印象中的枸杞味道不一樣 !

為了進一步瞭解枸杞茶如何製作,我們要到阿嬤的田裡跟煮茶的地方去看看,並且試著做些記錄。一邊喝飲料,冠彰與士哲一邊跟大家確認如何分組分工。

這就是阿嬤的枸杞田。先前士哲、冠彰來訪時,正好前一期的枸杞枝條收割完畢,因此田裡空空如也。明白了嗎?原來枸杞茶的原料不是我們常見的枸杞子,而是枸杞枝葉。阿嬤說,這一期的枸杞是過年後種的,大概還要再等一個月,枸杞枝條再成熟一些才能收割,這樣煮出來的枸杞茶味道比較好,草腥味不會那麼重。

接著到煮茶的地方參觀。角落這台機器引起好幾個小孩的注意,這是榨甘蔗汁的機器,可惜當天沒有甘蔗可以讓小孩們實際體驗榨甘蔗汁的過程。

接著阿嬤跟大家解釋枸杞茶的製作過程:首先將枸杞枝條從根部切斷採收下來,清理乾淨後切成小段曬乾,加水熬煮三至四小時至枸杞枝條軟爛,就是原味的枸杞茶。早年沒有機器的時候,枸杞枝條切成小段完全仰賴人工,光是處理剛才看到的那一區枸杞田的枝條,就需要阿嬤跟她的女兒們一起合力切上五小時才能完成,非常辛苦。

說明之後,阿嬤取出剪刀手套,讓大家實際體驗採收枸杞枝條。

示範如何採收。
枸杞枝條本身帶著尖刺,質地又硬又韌,枝條彼此還會相互糾纏,採收的時候得小心撥開樹叢由根部用力剪斷,不僅耗力氣又容易受傷,所以年輕一輩不願做這樣辛苦的工作。阿嬤說採收期想請工人來幫忙,一天900元的工資還雇不到人哩。


枸杞枝條的尖刺很容易勾進工作手套。

採收後的枝條,拿回來進一步加工。

阿嬤示範用柴刀將枸杞枝條斬成小塊。
談起為什麼選擇這樣的工作,阿嬤有著說不完的故事。跟許多老一輩的人一樣,生活求一頓溫飽,日子能平安,就是最大的願望。過去教育不普及的年代,六七歲的孩子可能就要開始幫忙農務,阿嬤也不例外。結婚後,跟先生合力湊了一筆錢,與人合資在山上買下鳳梨田,渡過缺水歉收、以鳳梨果腹的苦日子,終於攢下一筆錢,買了今天賣飲料的攤子。枸杞茶是先生軍中同袍傳授的家鄉做法,回來再自己嘗試改良,才成為今日大家喜愛的飲品。
阿嬤說,這東西不稀奇啦,原料仔細選,花功夫下去做就是了。只是阿嬤,別說選好料花功夫在這年頭已經變成不可多得的美德,能堅持幾十年做好一件事的人,也很少見了啊。
阿嬤還聊到許多六甲當地的故事跟諺語,記性之好描述之生動,簡直就是本活史書。無奈我的台語太差記性也不行,只得寄望其他人的記錄啦。

菜園子是另一個寶庫,阿嬤帶著大家邊逛邊介紹這裡頭種植的作物。像頭上這個棚子,現在長的是皇帝豆。

多數人都是在市場看過已經剝好殼販賣的豆子,比較少有機會看見豆莢原本的樣貌吧。

冬瓜原本是種在地上,不過因為枸杞的關係,阿嬤替冬瓜搭了支架,讓瓜藤往上爬,充分利用空間。

地面上覆蓋了許多飲品原料渣與茶葉渣作為堆肥。

除了皇帝豆,還有菜豆與四季豆。

棚架下的空間也不浪費,種了許多空心菜。

還有紅莧菜、龍葵以及不知道中文如何翻譯的野菜。

為了趕上回程的公車,大夥兒只好與阿嬤相約下回有機會再來學還沒看到的部分。在公車站,明明已經累了一天雙眼發紅的孩子,還是忍不住想趁空找樂子。看著冠彰跟孩子們玩時我有些好奇,老師們難道不會有疲累的時候嗎?

回程的區間車上,把車廂扶手當單槓遊樂的孩子們,再度引來乘客的側目,這回是一位中年大叔直接走過來告誡,理由是如此爬上爬下很危險,以及在車輛行進時奔跑遊戲容易受傷,此外也質疑帶隊的大人們沒有好好教導孩子這樣的行為不妥當,是不負責任的行為。


下車後,在月台上冠彰再度跟孩子們討論,剛才的行為所引起的旁人反應,大家想法如何?在自己與他人的需求相衝突時,如何找到那條讓彼此都能接受的界線?我相信這不是第一次,也可能不是最後一次,在類似的教育場合裡要面對的尷尬場面,但是比起大人們大手一揮直接劃下界線要孩子們聽從,讓孩子們自己想清楚是否該退後一步同理對方的需求,或者其實該進一步爭取對方的認同,在這個看似民主的社會裡,是很重要的學習課題。而有人願意替孩子們頂住壓力以提供思考的空間,我除了感謝沒有其它的話語。

準備搭車回新竹前,在車站附近店家點了些小吃果腹。幾十元的餐點,得到老闆娘多附上一根湯匙讓我跟小孩共餐,讓我對南部的人情味又更羨慕了。

【延伸閱讀】:

【部落格文章】
2014.04.27(日)【動腳動手˙野孩子】林鳳營.六甲「阿嬤的飲料攤」@ 記錄〉
2014.04.27(日)【動腳動手˙野孩子】林鳳營.六甲 「枸杞阿嬤的故事」〉
【相簿】

1 則留言: